临空经济正在重塑城市产业价值

发布作者:东滩智库浏览次数:

在当今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时代,交通枢纽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愈发显著,其中,临空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变革与升级的关键力量。临空经济以机场为核心,通过整合物流、人流、资金流与信息流,在机场周边催生出经济发展走廊、临空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航空运输相关产业集群,进而构建起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、多种产业有机融合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。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,已然成为全球经济要素资源重新组合的“战略节点”,吸引着航空指向性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不断汇聚,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“新引擎和增长极”。


一、以高端产业链引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

回顾全球临空经济的发展历程,依据航空运输依赖性的强弱,临空产业通常可划分为航空核心产业、航空关联产业和航空引致产业。航空关联产业对快速便捷的客货流需求极为旺盛,具有显著的临空偏好性与高端产业特性,一般涵盖临空高科技产业、临空现代服务业和高临空指向的传统产业。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生命科学产业、智能制造产业、汽车制造产业等;临空现代服务业涵盖高端商贸休闲业、临空会展商务、临空国际贸易、总部经济、临空旅游业、临空国际医疗等;高临空指向型传统产业有临空型现代农业、高端服装等。

临空经济区凭借国际机场汇聚各类资源流的强大优势,深度嵌入“研发设计、生产制造、采购销售、仓储物流”的国际产业链,为周边地区发展临空指向性高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,成为引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。在研发设计环节,通过发展保税研发、技术交易和人才交流,有力推动研发设计业的进步;在生产制造环节,借助智慧工厂展贸、试制生产、共享制造基地等形式,引领生产制造产业向高端迈进;在采购销售环节,依靠发展设备/核心零部件采购、工业品电商、保税展贸等产业,带动采购销售模式的升级;在仓储物流环节,通过发展高效口岸通关、保税仓储、工业品仓储、物流配送、供应链金融等业态,促进城市仓储物流水平的提升。

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在此方面成果斐然。2024年,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集聚规模以上企业达514家,营业收入预计突破3500亿元,同比增长10%。这里已聚集中航集团、空中客车(中国)总部、首都机场集团等400余家航空企业,航空服务业产业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,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。同时,该经济区构建了“1+4”产业体系,以航空服务为核心,医药健康、临空智造、物流贸易、商务消费为支撑,吸引了极智嘉物流机器人、通用技术集团工业母机重点实验室等优质项目落地,培育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

二、以高端消费链带动城市商贸旅游升级

临空经济区在布局会展、高端商务、跨国总部方面,具备得天独厚的空港交通优势,是临空功能区中最具开发价值的业态。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,消费升级需求日益强烈,临空经济区依托枢纽机场,通过建立高效的通关系统,能够深度融入“跨境电商、仓储物流、免税展销”的国际高端商品消费链条,引入国外高端商品(如高端电子产品、生鲜产品、奢饰用品、高级美妆产品等),吸引国外商业贸易、医疗健康、文化创意企业入驻,发展高端会展、跨境电商、免税购物、健康服务、文化展贸、总部经济等新兴业态,立足城市,服务城市群,引领区域商贸旅游消费的升级。

在此方面,堪称世界空港自贸城典范的是迪拜航空城,它以贸易为引领,积极融入全球消费链。面对自身制造业发展薄弱的劣势,迪拜实施大开放战略,凭借投资自由、免税等优惠政策,吸引全球企业进驻航空城,将其打造成为中东地区重要的贸易枢纽和欧亚经济活动中心。迪拜航空城聚焦国贸采购与贸易环节,设立不同主题的自由贸易园区,如珠宝城、媒体城、汽配城、保健城、花卉中心、迪拜硅谷等,构建起大开放的功能载体,使其成为欧亚高端消费品的货物贸易转运中心。机场自由贸易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类公司,涵盖航空运输服务业、货运物流业、IT、电信、医药、工程、食品与饮料、珠宝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。

海口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在这方面也在加速腾飞。美兰机场国际航线不断加密,2025年全新升级改造的国际中转区启用,入境旅客中转步行距离缩短近50%,高峰时段中转保障能力大幅提升。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围绕航空客运、物流、跨境电商等产业招商,已吸引中州航空、华龙航空等63家重点企业,临空经济产业集群突破1000亿元,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商贸旅游的发展。


三、以科技创新链带动城市经济绿色崛起

国际临空经济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,临空经济区正日益成为高科技研发中心的重要选址区域。综合保税区作为临空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依托海关监管方面的政策优势,在货品通关、企业提货、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表现突出,吸引着高科技企业研发总部向空港集聚。临空经济区充分利用核心节点的区位优势,放大空港枢纽价值,通过深度融入“离岸研发、研发转化、技术交易”的国际高端技术创新链,吸引国际技术与人才,服务临空经济区,推动城市经济绿色崛起。

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,在离岸研发方面,可邀请国际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在临空经济区设立离岸研发中心,整合国际科技科研资源,通过知识产权与研发体系本地化实现技术引入,提升技术引入效率;在研发转化方面,成立公共技术中心,满足机场城市区域内企业的特定技术需求,整合国内外先进科研资源,提供专业的研发服务;在技术服务方面,成立国际技术交易中心,为国际技术转移提供市场对接、技术咨询、评估、认证、知识产权评估等全方位专业服务;在科技金融方面,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,整合区域内制造企业资源,在临空经济区建立产业化基地、产业孵化公共服务平台、产业基金等科创配套服务载体。

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在此方面算是典型代表。自2018年设立以来,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不断拓展,截至2025年一季度,已运营航线300余条,通达全球43个国家、91个城市,国际全货运航线达32条。2025年一季度,机场货邮吞吐量增长显著,其中国际货邮吞吐同比增长92.8%。该示范区形成了“1+3+3”临空新经济产业体系,聚集了3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,航空运输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等产业蓬勃发展,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绿色崛起。



联系东滩
如果您需要我们提供项目咨询、运营顾问、专题研究等方面服务,请点击“业务联系”填写需求信息,以便我们尽快做出回复。
咨询热线:021-3362 6586,139 1600 5445
业务联系
微信扫一扫
立即关注东滩智库

业务联系

关闭
Baidu
map